您好,欢迎光临书香门第!

书香门第

 找回密码
 注册

【原创】《王之权杖》作者:踏雪(东方女哈利--砖评踏雪)

查看: 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侠玄幻] 【原创】《王之权杖》作者:踏雪(东方女哈利--砖评踏雪) [复制链接]

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金币
37 枚
威望
0 点
好评
0 点
爱心值
0 点
钻石
0 颗
贡献值
0 点
帖子
7
精华
0
鲜花(0) 鸡蛋(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16 09:58: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注:本篇为实习评论员考核作业
-------------------
东方女哈利--砖评踏雪之《王之权杖》
坛内暂无此书
必须要说的是,第一,我本不擅砖评,但此砖评是评委特意指明的,非做不可。第二,还好魔幻类不是我的茶,砖评做起来虽不专业,却也不觉得于心不忍。
初点开《王之权杖》,亦如许多读者的留言,我也一样被作者清新淡雅的文风所感染,在她的文章中没有血淋淋的华丽,没有落入窠臼的穿越,没有万能无敌的自恋女主,没有一女N男的无端意淫,我看到的是一个简洁明快的魔法世界。
由此我想到了漫画,就是尚在少女时代所看得那些日本画风,有着俊俏甜美,潇洒帅气的西方主人公的漫画,比如《花冠安琪尔》,比如《凡尔赛玫瑰》……那些长着西方面孔,拥有东方性格的主人公也曾无数次让我春心荡漾,口水yy;可惜如今,时过境迁,过了做梦年纪的我,再也无法接受踏雪为我编制的这个东西交融的魔法世界,它让我产生的不是心灵激荡,却是不伦不类,似是而非之感。
其根植于东方文明,其形脱于哈利波特,虽算有些独特之处,却终难有所突破,因而我给这篇评起的题目是“东方女哈利”。
自从那套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和毛太祖之红宝书的《哈利波特》问世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就掀起了一股空前绝后的魔法浪潮,再加上魔兽,《指环王》,《纳米亚传奇》等一系列西方魔幻轮番进攻,我们的书籍,电影,游戏中更是充斥着魔法,西方的魔幻体系也越来越为我们熟知和接受。
在这样的潮流下,《王之权杖》应时而生。如同诸多的魔幻作品,它的主人公有着英文译音的名字,珍妮,爱尔沙,埃里克斯;吃穿用度皆是欧化风格;职业也不再是医生律师老师,而是玄乎乎的剑士,祭司,魔法师……
故事是这样开始,皇家女祭司爱尔莎为了寻找“本源之石”跋山涉水半年多,中途遇到了吸人灵魂而增进水晶球魔力的祭司,又碰到了求学无门而到处惹事生非,以求邻里嫌恶的马丁,情节由此展开……
有人说,这很欧呀,没看出东方思维?那好,各位不妨换个角度,故事也可以这样讲--有个叫爱尔的记者,不辞辛劳去偏远山区作采访。在一个村里碰到了黑煤窑坍塌,致死人命的事件,富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怒斥万恶的包工头,及和包工头沆瀣一气的庸医,当场砸了对方的医疗器具(水晶球)。后来善良的他又以自身经历鼓舞了一个得不到希望工程救助的失学儿童,该生名马丁,天资聪颖,品学兼优,一举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无奈家境贫寒,没有去北京的路费,开始还幻想通过骚扰乡亲们而筹集上学路费,可惜乡亲们的家境并不比他家好多少,爱尔就非常热肯的鼓励他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筹措路费,孩子备受鼓舞。……
这是现实世界在小说中的抽像化反映,我们中国,就在身边,或听来或看来,或亲身经历,就有这样的事,作者把它剥离出来,作为素材,经过了艺术加工--穿上件西服马甲--就放在了魔幻小说中。可惜我不能告诉作者什么样的才是西方的,因为我出生在中国,我不是BANANA,能说仅是我能品出来这是一杯茶,尽管加了伴侣,但它依旧不是杯咖啡。
现在谈谈打斗场面,可惜JJ禁止了CTRL+C&CTRL+V,我不能把原文呈现给大家,就请大家注意一下阿里克斯比剑的那个桥段,如果把阿里克斯换成令狐冲,把对方换成武当的那个道长(汗,叫什么我忘了),你能想见二者所用的剑和剑法有多大分别吗?此时的阿里克斯分明是灵魂附体,东方一个叫令狐冲的魂附在了他身上,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呢~最后作者告诉我们,简单和深奥本就一线之隔,这就让我更加肯定了阿里克斯其实使用的就是“独孤九剑”。
而同时,阿尔莎在比什么?她是祭司,不用打斗,双方僵持不下,最终她以微弱优势险胜,她这分明是比内力呀,我看不到她如何释放和拆借祭术,只看到她内力消耗过大,需要别人搀扶。作者因为对西方攻击与防御的不了解,而对中国武侠小说又太了解,她选择了规避风险,对细节描述的比较模糊,可越是模糊,越是让我看到了东方武术风姿绰约的影子,叹一声,他们--原来都是穿了西装的中国大侠。
也许有人说,我吹毛求疵,但至少可以感受到的是,作者正在用东方的思维去写西方的魔幻,它明显了羁绊了作者的发挥,它让文章犹显得不伦不类,并不能尽如人意。
其实,仔细想想,这并不是作者的错。西方人根据西方文化建立了魔幻体系,中国人亦根据自己的传统建立了武侠体系,无论我们怎样的雕琢掩饰,都无法彻底摆脱深入骨髓的文化血脉,这本无可厚非,但正是因为这本来不是我们的东西,我们不熟悉,不了解,不能游刃有余,这使东方的魔幻文字缺乏创新,落于窠臼。
为什么又是一个三人组合?一女两男?只是换个主角,男生换了女生;为什么总是魔法学院?哈里波特之前没有学校,哈里波特之后,遍地都开学校,发展魔法教育俨然成了魔幻界的头等大事。要表现一个祭司,一个剑士或是一个魔法师的成长,就必须要通过我们普通人这样的上学深造,读书考试?“一摘是瓜好,再摘是瓜稀”,再好的创意,看过两次以上都会腻烦,何况是俯拾皆是的地步?
正因为我们的思维是中式的东方的,正因为我们学不来原汁原味的西方魔法,正因为我们堂而皇之的将ENGLISH说成了CHINGLISH,注定了我们只能不断的机械模仿。亦如尴尬的中国漫画,葫芦不像葫芦,瓢不像瓢,邯郸学步,反倒丢了自己的优势。诚然,学习需要过程,老师教给你东西,你要先学会模仿,再去应用,你要先抓住它的形,再掌握它的魂,但在这个阶段,明显缺乏了创意,也必然不会有深邃动人的灵魂。
好吧,我们就此问题暂用“本土化”来聊以自慰,但对于文章的情节和人物,我就再也找不到任何借口了。这是一篇重友轻色的文章,(这点也COPY了哈利波特的模式),这样的文章虽然清澈,却也尤是难写。
对爱情,我以为是这样一种境况,你可以没有它,但它是一个高光点,没有这个高光点的吸引,你就必须能找到能替代它的东西,以吸引读者足够的注意力,让读者忽视它的不存在。哈利波特作为一个童话,它以极其微量的爱情元素依旧风靡世界,靠的是作者罗琳光怪陆离的奇思妙想,哈利的每一次冒险都让我们为之惊心动魄。至少在我们看书的时候,不太关心,或者是根本没有精力去八卦哈利喜欢谁,谁喜欢哈利,那些撼人心魄的情节已经令人应接不暇了。
再比如,我们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几乎是和爱情扯不上一点关系的,但他们有自己抓住读者的东西,西游记的玄妙,水浒传的义气,三国演义的权谋,让人根本忘记了爱情的存在,它不仅仅能吸引古代的文人,更令后人为之倾倒和着迷。
但在作者的文中,很遗憾,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这样的元素来弥补爱情的缺失。

当然作者的文章还没有最终完结,我热切的希望看到同以往魔幻完全不同的东西。必须说明的是我并不是不愿意看到西方魔幻的本土化,而是希望看到西方魔幻以更绚烂的形式,更精致的语言,更丰富的情节,更多样的人物,更海阔天空的想像力来到中国,生根发芽。
就如同我十分欣赏作者的那个问题:什么是一?什么是二?什么是三?
一是一切,是源泉;
二是辩证,是正反两面,
三是世间万物。
这是哲学,无论是东方或是西方的,只要是智慧,万物相通,抽像和高度的概括模糊了地域的界限,魔幻作为一种文学概念,也是同样道理,当被赋予别样的意义和精髓,也必然能展开想像的羽翼。
试想能写出如此深奥哲理的作者,怎能安心于不断的模仿和遵循呢?在这里,我倒想回答作者这个什么是一,什么是二,什么是三的问题。
一是你的智慧,你的灵感和你的天赋。
二是你写文的方式,你可以为了市场和读者写书;也可以另辟蹊径,为了自己写书。
三是你的万千读者,他们虽然有了惯性思维,习惯了经典的不断重复再重复,但他们同样需要新鲜的空气。 本帖最后由 小咳同学 于 2011-8-25 11:19 编辑

已有 1 人评分金币 收起 理由
盘丝小精 + 10 谢谢分享!

总评分: 金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0) 鸡蛋(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